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的步骤-隆助企业认证中心指出,环境管理体系的设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系要素的确定应注意其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各个过程步骤往往反复替代、循环反馈,甚至一个体系要素的确定都可能是一系列复杂的规划活动。
1.准备工作
获得组织高层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认同与承诺是准备阶段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员工培训,是顺利及有效建立、运行和维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准备工作之一,并宜先于其他工作来进行。
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为了做好环境规划活动的基础工作,GB/T24001标准中规定:组织应当考虑其现行的及与此有关的过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一般的过程是: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在评价环境影响时应制定评审原则或要求,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3.建立文件化信息的环境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标准共17个要素,在描述控制要求时,都对文件化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规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是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在适用范围、职责权限、接口关系、控制要求、检查考核、实施效果(证据)等方面须作出明确规定。
4.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并保证环境管理方案中提到的措施能够按照进度要求实施。“该写的一定要写到,写到的一定要做到”这是对搞好运行控制的基本要求。
5.内部体系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为了验证环境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并验证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适用性。内部审核是体系总体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决策层进行体系评审的输入,因此应严格按照审核计划坚持实施。通过内审,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整个体系的运行效果,能够对体系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从而保证环境行业的持续改进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6.持续改善
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是周而复始,而是螺旋上升的,旧的循环是新的改进的基础。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由“规划、实施、检查、评审”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体现着环境管理以改善组织总体环境表现为目标,通过检查评审活动等方式使环境管理体系永远处于持续改善不断前进的过程中。
隆助(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ISO9001认证、GB/T50430认证、ISO14001认证、OHSAS18001认证、TS16949认证、ISO13485认证、HACCP认证、ISO22000等体系认证咨询及CCC认证、CE认证、UL认证等产品认证咨询、产品检测咨询、监督审核辅导、产品调研、市场调研、投资调研分析、专业代理进口化妆品、保健品手续、备案、注册代理等专业化公司。